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采 > 矢志不移 奋斗终身 只为魂牵梦绕的祖国——忆母亲杨珊珊

矢志不移 奋斗终身 只为魂牵梦绕的祖国——忆母亲杨珊珊

2021年06月10日 00:00:00 访问量:14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母亲杨珊珊的一些事迹。

今年“三八”妇女节,在原平农校杨珊珊李志超实验楼前举行了学习杨珊珊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仪式上,我又一次向大家介绍了我的母亲。其实,自从以我父母名字命名的实验楼建成以来,每年吸引了数万人前来参观学习,我已记不清自己曾多少回地讲起母亲,但每次的感受都不尽相同。也许人们看到的是罩在母亲头上的一系列光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享有者等不胜枚举,但我却越来越体会到母亲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



微信图片_202****0174214.jpg

远涉重洋  报效祖国

母亲杨珊珊,1933年8月16日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市。两岁时随母漂洋过海到印度尼西亚与父亲团聚。

 

微信图片_202****0183628.png


母亲的整个童年几乎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中度过的,特别是日本南侵期间,对印尼人民和华侨进行了残酷镇压并强制推行奴化教育。母亲因此没有上学,而是聘请了蔡奠华先生来家教学。蔡奠华是一位爱国教育家,在致力于教育事业之余,还积极投身抗日事业。母亲的一生受其影响很大,正是从蔡先生那儿汲取了进步思想从而树立了远大理想,高中尚未毕业就决定回国,要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微信图片_202****0183640.png


1954年7月1日,母亲和五百多名华侨青年登上了回国的客船。心潮澎湃的母亲在船上写下了一首题为《奔赴祖国》的诗,诗中写道:原谅我,爸爸妈妈/离别是痛苦的/但丢弃了年青人的理想/将更可悲……

 母亲渴望回国的迫切心情跃然纸上,当时一心报国的母亲未曾料到,这竟是她和父母的生离死别。1967年中国和断交,母亲与父母失去联系,等到1990年中国和恢复外交关系时,外祖父母早已先后离世。无疑,这成了母亲一生的遗憾和心中永远的痛

微信图片_202****0183647.png

微信图片_202****0183653.png

微信图片_202****0183658.png

微信图片_202****0183702.png


扎根忻州  科研兴农

回国后,在了解到农业欠发达、农民较贫困的现状后,她报考了山西农学院农学专业,决心“为农而学、学而为农”。毕业后“响应国家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号召,自愿来到百废待兴的原平农校。在这里一干就是五十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原平农校当时刚成立,教学设施简陋、条件相当艰苦,母亲和同事们一起边工作边建设。“文革”期间,学校停课,母亲和许多教师一起被派驻到偏僻荒凉的忻州洪水沟。那儿,母亲不仅要照顾我们兄妹三人,还坚持搞科研。 那时的我才三岁,还在懵懂的年纪,有件事却记得清晰如昨。有一天,我随母亲到一个地窖里搞试验,忽然一阵簌簌响,接着尘土飞扬,地窖垮塌了……千钧一发之际,母亲冲过来把吓呆了的我紧紧搂住,躲在角落里,侥幸逃过一劫。从此,为避免意外,母亲搞实验时,就把我锁在家里,现在母亲的老同事还常提及那时每次路过我家都能看到我在窗台上趴着朝外看的可怜模样。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母亲创建了后来在全国小有名气的微生物实验室。

微信图片_202****0183706.png

微信图片_202****0183710.png

微信图片_202****0183719.png

微信图片_202****0183722.png

微信图片_202****0183735.png

微信图片_202****0183738.png

微信图片_202****0183742.png

微信图片_202****0183731.png

微信图片_202****0183727.png



那时没有科研经费,在研究“5406” 菌肥时,需要做培养基。由于琼脂较贵,母亲就试验用石花菜代替,每隔两小时需观测一次,连续奋战了几十个昼夜后,终于试验成功,使成本降低了87%,为大范围推广打下了基础。

1975年秋季,母亲到农村去搞农业病虫害调查,发现不少高粮穗都染上了黑穗病,如果不及时控制,还会殃及到谷子、小麦等其他农作物。她临危受命,一头扎进了实验中。夜以继日地奋战了一个多月,终于研制出防治黑穗病的特效微生物制“769”。就是靠着这种执着的钻研精神,她陆续研制出十多种微生物农药,为当地农民解决燃眉之急。

 

微信图片_202****0183749.png

微信图片_202****0183800.png

微信图片_202****0183757.png

微信图片_202****0183753.png

微信图片_202****0183804.png


1973年,受教育部委托,母亲接受了主编全国《农业微生物学》专用教材的重任,在无资料可参考、无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她经过三年的潜心钻研、四处的调研走访,于1976年出版了全国第一部中专统编教材,填补了国内空白。该教材在教学推广过程中深受好评,再版多次。

1979年开始,母亲着手进行食用菌研究,成功地进行了平菇、草菇等多种菇类的栽培实验,研究出用高梁壳、葵花籽皮等农业废料代替传统原料,大大降低了原材料成本,这个成果的取得,使大面积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得以实现。她也因此取得科研成果14项,获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

1984年,母亲承担了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台蘑驯化”的研究。这是个难度很大的课题,类似这样的项目,国外有的研究所搞了十几年还没有结果。母亲给自己定下了五年时间驯化成功的目标。她和实验人员多次上五台山进行野外考察,经常爬上海拔二千八百多米的高山,在深山密林中观察台蘑的生长环境,记录光照、温度、昼夜温差,采集菌种和标本。经过配换三十个配方,终于对台蘑菌种分离成功,不久,栽培种的培养也获得成功。也正是长年累月的野外考察,让母亲患上了风湿病。而令她颇感欣慰的是,她识别出山西省266种野生食用菌,发现了5个全国新记录种。

 除了搞科研,母亲一直坚持站在教学第一线。为提高教学质量,她制作了许多直观的教具;根据教学需要,她还编导出版了数套录像片和幻灯片;并编著了14万字的《食用菌》教材,出版《病毒治虫》等专著25本,发表论文46篇。




微信图片_202****0183808.png

微信图片_202****0183816.png

微信图片_202****0183811.png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母亲加强了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合作,共同成立了山西省食用菌开发研究中心食用菌成果、技术得到快速推广。为帮助更多的人掌握食用菌技术,她和父亲一道举办培训班90余期,培训学员数2万多人;为全国26个省市近千家单位,提供菌种40多种、10万多支;为边远地区无法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函授教学,函授对象达5万人。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初春,母亲意外地收到了孝义县教管所7名少年犯的来信,表达了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愿望。母亲及时回信,并寄赠了技术资料和菌种。一年后,收到其中一名犯人李俊生的来信,他说“收到您送的书、菌种和指导信后,我们试种了三次,最后收获了鲜菇4000多斤。不仅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改造了人。”除此之外,她还常应邀登门指导,足迹遍布40多个县、市的近百个乡村,解决了成百个技术难题,指导10万多户栽培食用菌成功,直接创收4亿多元。许多农民成为“种菇万元户”,他们称母亲是“致富的良师”。


精神永存  后世之范

1998年,母亲离休了。但她依然奔波于乡村田野,不是技术指导,就是培训人员。记得2003年母亲70岁时我陪她去安徽培训食用菌技术人员。她不顾路途劳累,一直备课到深夜。我不解地问:“妈,你都讲一辈子了,还准备什么呢?”母亲说,每次培训内容不一样,对象不一样,教学要常教常新,培训也要常讲常新。这就是母亲,她的一生都在创新,她创造的价值无法用金钱估算,她的讲课可能只培养了几万人,她的精神却激励了千千万万人。

长年的劳累和超负荷工作让母亲病倒了。从2004年开始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成了医院的常客。2009年6月母亲最后一次在太原住院,我去医院陪母亲,那时的她已思维混乱,言语不清,但却能清楚地叫出我的名字,看到我,她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包手绢包着的东西,不用看我也知道这又是她留给她心爱的外孙女的,她病成这样,心里还老是记挂着别人。转过身去,我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妈妈啊,我真得很害怕,怕您撒手而去。您一直心疼我,心疼您的儿孙们,可是,我们对您有多少回报呢?不及万分之一啊。都说这个世界上最博大的是天空,而母爱,比天空还要博大!都说这个世界上只有时间是永恒的,而母爱,却可以超越时空! 
  出院后行动不便的母亲住到了姐姐家,8月16日母亲生日时我们兄妹齐聚太原为母亲祝寿,这时的母亲比前阵子好了许多,肿消了,人也显得精神了,我们几个都感觉轻松了不少,我心头甚至还燃起了母亲会慢慢康复的希望。 

怎能想到仅仅一个月之后,也就是2009年9月19日下午4时,母亲永远我们而去,她的生命定格在76岁。

微信图片_202****0183820.png

微信图片_202****0183827.png

微信图片_202****0183824.png

微信图片_202****0183835.png

微信图片_202****0183846.png

微信图片_202****0183850.png

微信图片_202****0183843.png

微信图片_202****0183838.png

我为有这样的一位母亲而感到骄傲。她以自己特有的人品、学品、师品,演绎了一名中职教师完美的一生。她在没有一点科研经费的情况下,研制出数种微生物农药,造福当地百姓;她在没有一件像样设备的条件下,开启了食用菌培育种植推广的先河,培养出大批的农业科技人才。

谁都希望到大城市工作,母亲却几次放弃到重庆、太原等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一心待在她所热爱的岗位上;谁都希望有更多的收入让日子过得舒坦些,可她却偏偏把有限的收入奉献给灾区和贫困的学生。

我常想,是什么样的情怀和信念,让一位少女毅然辞别亲人、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一辈子无怨无悔地投身于艰苦的农业职教事业中?

应该是一位海外赤子对祖国深深的爱,引领了她无悔的一生;是一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铸就了她辉煌的一生。“家国情怀”这个词虽然宏大却不空洞,自小与父母匆匆一别,再无相见,母亲的心是痛的,但从她选择了报效祖国的那一刻起,她就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兴衰融为一体,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忘我地践行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的信仰凯歌。

我为有这样的母亲而骄傲!

微信图片_202****0183855.png

微信图片_202****0183903.png

微信图片_202****0183859.png




编辑:管理员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市原平农业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山西省原平市前进西街245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